矿井蝶式风门的制作方法

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蝶式风门。
背景技术:
:
风门是地下矿山开采通风安全管理的主要通风构筑设施,对井下风量调配发挥关键作用设施,是一种应用广泛、数量较多的设施,它对矿井安全生产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和灾害治理均发挥着重要的作业。
目前的风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:(1)井下矿山巷道多采用拱形巷道,风门安装一般都需在风门周边构筑完好、规则的固定框架,需把巷道顶部拱形砌筑呈矩形,这不仅大大缩小了巷道的断面,而且增加了砌筑成本;(2)在大爆破冲击时,一般的风门构筑设施是无法承受的,会受到彻底性毁坏;若采用砖墙和混泥土封堵或防爆门设施,不仅要投入大量财力时间,而且构筑拆卸都需较大工程;(3)风门装拆麻烦,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、人力以及财力。
技术实现要素:
:
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,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井蝶式风门,结构简单、合理,不仅可快速装卸、移动以及重复利用,而且不破坏巷道的形状。
为了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:一种矿井蝶式风门,包括支撑于巷道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柱、位于支柱左、右两侧的风门,所述支柱的左、右两端分别固联有一风门转轴板,所述风门转轴板经由双向门铰链与位于同侧的风门相连接。
进一步的,所述支柱位于巷道的中央位置。
进一步的,左、右两端的风门转轴板经由抱箍固定在支柱上。
进一步的,所述支柱为单体液压支柱。
进一步的,所述双向门铰链的单侧转动角度不小于90°。
进一步的,所述双向门铰链为双向弹簧合页。
进一步的,所述双向门铰链的数量为至少三个,且沿竖向并排间隔均布。
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: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、合理,使用时不仅可快速装卸和重复利用,而且移动方便;同时不破坏巷道的形状,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。
附图说明:
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;
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构造示意图;
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。
图中:
1-支柱;2-风门;201-主门;202-辅门;3-风门转轴板;4-双向门铰链;5-抱箍;6-巷道。
具体实施方式:
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。
如图1-2所示,本实用新型一种矿井蝶式风门,包括支撑于巷道中央位置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柱1、位于支柱1左、右两侧的风门2,所述支柱1的左、右两端分别固联有一风门转轴板3,所述风门转轴板3经由双向门铰链4与位于同侧的风门2相连接;通过设置双向门铰链4,便于风门自由的向正反两侧转动。
本实施例中,左、右两端的风门转轴板3经由抱箍5固定在支柱1上,便于实现快速装卸。
优选的,所述支柱1为单体液压支柱。
本实施例中,所述双向门铰链4的单侧转动角度不小于90°。
优选的,所述双向门铰链4为双向弹簧合页,双向弹簧合页中的弹簧强度通过试验旋转,确保风门在试验过程中,正常风压不能将风门吹开。
本实施例中,所述双向门铰链4的数量为至少三个,且沿竖向并排间隔均布,以确保风门转动时结构稳定。
本实施例中,如图3所示,设定位于支柱1左、右两侧的风门分别为主门201与辅门202,在静止状态下,双向弹簧合页中的弹簧受力相等,将风门固定不动,风门堵住。当风门安装区域发生爆破时,风门转轴板依靠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撑力作用而固定不动,爆破形成的冲击波撞击在主门上,受冲击力的主门侧受力增大,与主门连接的双向弹簧合页中的弹簧受力,而辅门向未受到冲击,此时风门被打开,从而泄压;泄压后的主门在双向弹簧合页中弹簧的作用下又自动关闭,从而保障风门不被冲击波破坏,同时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,通风设施不被损坏。
本实施例中,该矿井碟式风门可根据井下巷道轮廓进行旋转,对于巷道掘进产生的超挖现象,可以在风门外边缘增加柔性材料进行填封超挖区域,确保风门紧密性;如果巷道宽度过大,单扇风门过大,可以设计成折叠式,采用折叠形式还能把风门当作风窗使用。
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,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,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。
- 上一篇:一种隧道的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
- 下一篇:一种可移动式水冷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